苏轼家的盗果奇案
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苏轼这首《惠州一绝》,很多人都会背。

惠州,是他人生重要的地方,年迈将去时,他曾在一首诗回顾自己的一生:

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
不过,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,不止岭南有荔枝,其实苏轼自己家里,也有。

王水照《苏轼传》中写道:

苏轼守完父孝,将和弟弟苏辙第三次前往京师,亲朋好友都来相送,在他家纱縠行老屋的庭院里,种下一棵荔枝树苗。大伙举杯祝贺他们一路平安,希望这棵荔枝长大开花、果实累累的时候,兄弟俩功成名就,衣锦还乡。

几十年后,苏轼归家无望,在写给朋友蔡子华的诗里,深情回忆起当时的景象:

故人送我东来时,手栽荔子待我归。荔子已丹吾发白,犹作江南未归客……

此诗不由得让我想起,湘乡金石大湖塅,出了湘中地区唯一的状元,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末科殿试榜首王容。

有人说王容小时候,也有说是他中状元之后,家中栽了一棵银杏,如今,已有八百多年树龄的白果树,披红绸,满绿叶,被当地人作为神树祭拜,很多学子考试前,都要去讨个吉利。

据记载,苏轼家的荔枝树,虽然结果不多,却也枝繁叶茂,人称苏宅丹荔。

可惜,这棵900多岁,承载了苏轼思乡之情的大树,却在1990年代因病枯死。

三苏祠管理方将之挖出,做成标准展出,以另一种方式,延续它的传奇。
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2007年,有关方面引进了一棵荔枝,原址重栽,10年后,果实累累,2019年,更是大面积结果。

然而,眼见果子越长越好看,清洁工却发现,树下常有丢弃的果皮。

难道是游客偷吃吗?

管理人员加强看护,发现,游客素质都很高,瓜田李下,都很懂得避嫌,但果子越来越少,到底是谁偷了?

后来才晓得,原来是松鼠。

奇案告破,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们,反成了一道惹人怜惜的风景。

苏轼有灵,说不定会写首诗记录此事呢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