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对人乳的矛盾心理
敲下这个标题,心中有些惴惴不安。
一是怕同道中人觉得我在标新立异,“诋毁”偶像。
二是怕平台觉得此文有低俗之嫌,将之关了小黑屋。
然则,之所以还写,实因作为东坡诗词文章的爱好者,读得越多,就越发现,他绝非仅仅是由标签辨识出来的高高在上的古代名人,他更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——比如,他在诗词唱和里,跟密州通判赵成伯谈论哪个妹子好看——唯如此,才是我们更爱坡翁的理由,他与我们有着血脉的联系,类似的基因。
至于第二点,我想了想,诚如《大话西游》里人是人他妈生的,妖是妖他妈生的一样,谁又不是喝老妈的奶长大的呢?而且,如果我抛出苏轼小儿子不幸夭折后他诗里所说的——
故衣尚县架,涨乳已流床——难道你竟会如鲁迅所言,看到短袖子就想到白胳膊吗?
好了,做了下铺垫,我们来说正事。
读《东坡志林》,到“王济王恺”一节:
王济以人乳蒸豚,王恺使妓吹笛,小失声韵便杀之。使美人行酒,客饮不尽,亦杀之。时武帝在也,而贵戚敢如此,知晋室之乱也久矣。
从中可知,苏轼对于王济用人乳做美食,是持批判态度的。不唯他如此,据晋书载,“帝尝幸其宅,供馔甚丰,悉贮琉璃器中。蒸肫甚美,帝问其故,答曰:‘以人乳蒸之。’帝色甚不平,食未毕而去”,可见,晋武帝司马炎也用行动表明自己不爽。
然则,同在《东坡志林》里,苏轼却又在写到炼丹时,颇为自得地记载:

取首生男子之乳,父母皆无疾恙者,并养其子,善饮食之,日取其乳一升,少只半升已来亦可……世人亦知服乳,乳,阴物,不经火炼则冷滑而漏精气也……此阳丹阴炼、阴丹阳炼,盖道士灵智妙用,沉机捷法,非其人不可轻泄,慎之!慎之!
慎之慎之,重要的事情说了两遍,看似天机不可泄漏,实际是不是在凡尔赛,这两种炼丹法,我都会搞呢?
其实啊,人生便是如此,很多时候,我们非但难有一以贯之的思想,反而可能自相矛盾而不自知。正如上引两则,我们也可以看到苏轼对于人乳之用的可左可右的心理——说实话,这不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