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第41词:遗恨几千秋,心留人不留

菩萨蛮 润州和元素

玉笙不受朱唇暖,离声凄咽胸填满。遗恨几千秋,心留人不留。

他年京国酒,堕泪攀枯柳。莫唱短因缘,长安远似天。

离愁别绪充满歌女的胸中,吹出来的乐曲都显得那么凄凉。匆匆一聚又将分别,那种遗憾,长留于我们的心间。

遥想当年,东晋权臣桓温称赞“京口酒可饮,箕可用,兵可使”;看到自己20几岁时种下的柳树已然几个人都抱不过来,感慨“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”。时光如白驹过隙,不止古人是这样,我们这些已经开始苍老的人也是如此啊。我们这次分别,虽然天各一方,但只要心里还记着老朋友,情谊便可地久天长。

此词编次于《苏轼全集校注 词集》第41首,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(1074)十月中旬。

十月已是初冬,风中带着寒意。虽然自杭州一同出发,每过一个城市,就有当地官员和朋友作东,饮酒吟诗,不亦乐乎,但分别的日子也越来越近,心中的不舍也越来越沉,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一起走得越远,心里反而更痛。

人生会有数不清的分别,但少年、青年、中年以及老年时代的分别,却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
此时的苏轼已经三十八岁,“苍颜华发”不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夸张之词,而是镜子里活生生的现实。有些朋友在三十四十就已仙去,谁又知道自己能挨到什么时候呢?

200多年后,苏轼曾经买过田的宜兴出了个蒋捷,他的一阕《虞美人 听雨》把人生不同阶段截然不同的想法,摹写得淋漓尽致:

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。

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,点滴到天明。

苏轼第40词:旧交新贵音书绝,惟有佳人,犹作殷勤别

苏轼第39词:佳人相问苦相猜,这回来不来?

苏轼第38词:长在环儿白雪胸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