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四十,读读苏轼这首词

说起《沁园春》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“雪”。而往前几百年,人们经常提到的,应是苏轼的“孤馆灯青”。

这首词虽然写在子瞻升官之后,由杭州去往密州的路上,但跨越近千年,我们仍能从中读出,其实他写的不但是三十八岁的自己,也是年近四十的我们。

赴密州,早行,马上寄子由。

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。渐月华收练,晨霜耿耿;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。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区区长鲜欢。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往事千端。

当时共客长安,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;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?用舍由时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。身长健,但优游卒岁,且斗尊前。

虽则此词的景物描述可谓十分优美,但它并不是重点所在,可作为人们嘴替的,还是那几句议论文字。

打乱时间顺序,重新进行组合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二十几岁的时候,两兄弟跟随父亲来到汴梁,功名有如探囊取物,雄心陡然升腾高飞,觉得在自己的辅佐之下,皇帝创下尧帝舜帝那样的功业,也绝不是什么难事。

十几年的摸爬滚打,尽管也是小有成就,俨然文坛领袖,可当时设想的基业,却是完全无法实现,反而遭受了很多铁拳的毒打。于是反躬自省,人生也就几十年,想做的事情却无限多,求而不得,执而未成,天天一副苦瓜脸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这又何必呢?还不如轻轻松松,且将冷眼观螃蟹,看你横行到几时。少想点事,只要身体能健健康康,举杯轻酌,悠哉悠哉,不是很好吗?

其实,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轨迹吗?

二十来岁的时候,同样豪情万丈,有人想要考上好大学,将来找到轻松又多金的好工作;那些读书差一点的,则认为凭着自己的努力,一定能在江湖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吃了多少苦,受了多少累,咬紧牙关不后退……十几二十年有如隙中驹,石中火,倏忽而过,最后发现,原来多是梦中身。

极少数人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,甚至还超越了自己的期望,绝大多数人以为自己会有的轰轰烈烈,其实不过是吃得苦中苦,吃不尽的苦,上有老,下有小,中有妻与夫,本来以为自己的努力会给他们带去更好的生活,可实际上,与当年的设想,相差太远。

内卷啊内卷,不在内卷中猝死,就在内卷中看淡。

当三十五岁已成职场的大坎,五十岁被呼为老年,那么,在四十岁的时候回忆一下曾经的燃情岁月,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平凡,未尝不是与人生和解的最好方式。

跑跑小步,喝喝小酒,玩玩游戏,不放弃自己的责任,也不再去瞎折腾,懂得节流比开源更有效果,照样也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担当所在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